狭缝涂布法制备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及其优先透醇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安全福团队近期于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期刊(2024,709,123103)发表题目为Slot-die coating of vinyl-PDMS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alcohol perm-selective pervaporation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王丰恺,通讯作者为王乃鑫教授和安全福教授。
【研究亮点】
采用狭缝挤出涂布技术,20分钟内即可制备无缺陷的vinyl-PDMS超薄分离层,适合连续工业生产。
调节涂布速度、溶液粘度和基材孔隙度等参数,实现分离层厚度和交联度的精确控制。
复合膜在60°C下对乙醇/水混合物表现出高渗透通量(2.8 kg/m²·h)和分离因子(10.3)。
【文章简介】
这项研究聚焦于通过狭缝挤出涂布技术制备乙醇选择性渗透汽化膜,为膜材料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使用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vinyl-PDMS)作为膜材料,通过与交联剂快速发生硅氢化反应,在多孔聚偏氟乙烯(PVDF)基材上形成超薄分离层。整个膜形成和干燥过程仅需20分钟,大幅提升了制备效率,并支持连续卷对卷工业化生产。
图1.(a)狭缝挤出涂布工作过程示意图和(b)乙烯基-PDMS复合膜的形成过程
实验表明,通过调控狭缝挤出涂布参数(如涂布速度、溶液粘度、基材孔径等),可实现分离层厚度在0.4至15 μm范围内的精确调控,从而优化膜的分离性能。制备的vinyl-PDMS复合膜在60°C、5 wt.%乙醇/水混合物条件下表现出2.8 kg/m²·h的高通量和10.3的分离因子。此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低场核磁共振(LF-NMR)分析,确认膜材料的快速交联程度,并证明了其优越的化学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
图2. 采用不同(a)溶剂、(b)基底孔径、(c)vinyl-PDMS粘度和(d)PMHS浓度制备的vinyl-PDMS复合膜的渗透汽化性能
图3. 不同交联时间制备的vinyl-PDMS复合膜的(a)渗透汽化性能,(b)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c)1H低场核磁共振谱图,以及(d)交联度
研究还验证了膜的长期稳定性,可在连续120小时内保持高效分离性能,进一步表明其适用于工业化应用。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如刀刮涂布和浸涂法),该研究中的狭缝挤出涂布技术显著降低了膜厚度(至0.4 μm),提升了膜性能,同时具备快速、可控和经济高效的特点。
图4. 文献中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乙烯基-PDMS复合膜的(a)厚度比较,以及(b)渗透汽化性能和制备时间的比较
本研究将狭缝挤出涂布技术应用于乙醇选择性渗透汽化膜的制备,不仅展现了该方法在膜工业化生产中的潜力,还为其他高性能功能膜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基于这一技术的复合膜有望在生物乙醇提取、化工分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原文信息: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6738824006975
文章来源:jms膜科学
转载内容(视频、文章、广告等)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此转载不作为商业用途。